通風管道作為空氣輸送的關鍵載體,其流體力學特性直接關乎系統能效與穩定性。在流體力學層面,核心需關注沿程阻力與局部阻力:直管段因內壁粗糙度引發能量損耗,遵循達西-魏斯巴赫定律;而彎頭、變徑接頭等部件易形成渦流,產生額外壓降。為降低能耗,應優先選用流線型構件(如漸擴/縮管),并控制流速于經濟區間(通常4~12m/s),避免高速導致的噪聲及磨損加劇。此外,需通過計算確定合理的管徑比,平衡初期投資與長期運行成本。
加工環節需嚴格把控幾何精度與表面質量。管材切割需平齊無毛刺,法蘭連接面平整度誤差≤0.5mm,以確保密封性;焊縫需連續飽滿,杜絕漏風隱患。對于矩形風管,四角應設置導流片以削弱渦流;圓形風管則需保持圓整度,偏差不得超過±3‰。材料選擇需兼顧耐腐蝕性與強度——普通場景可采用鍍鋅鋼板,潮濕或腐蝕性環境宜用不銹鋼或塑料復合風管。
安裝過程中,支架間距需按規范執行(水平管≤3m,垂直管≤4m),防止撓度過大;柔性接頭應設置在風機進出口附近,吸收振動傳遞。保溫層施工需密實無空鼓,外護板接縫錯開,避免冷橋效應。在系統調試時,需實測風量分配均勻性,各支路實測值與設計值偏差應控制在±10%以內。
綜上,通風管道的設計加工需將流體力學原理轉化為工程實踐,從選型到安裝全程貫徹“低阻效率高”原則,方能實現系統節能與穩定運行。
|